主持食安會報  陳政委:環安為食安根本 持續加強未登記工廠輔導合法化及排放源監測

陳時中政務委員今(16)日代理卓院長主持「114年食安會報」,致詞時首先感謝會報委員撥冗出席會議,今日是本會報第6屆委員就任後首次召開的會議,本屆委員有3位新任委員,請各位委員發揮專業所長,與政府一起為完善食安政策而努力。陳政委表示,食品安全為民眾所重視,也是政府施政重要的一環,食安對人民健康影響甚鉅,政府不斷強調「環安、農安、食安」三者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要做好食安,首重源頭管理,而環安正是維護食安的根本,後市場稽查、追蹤也不可少。為有效管制未登記工廠對於環境的潛在污染風險並維護公共安全,「工廠管理輔導法」於108年修法後,針對未登記工廠採取「全面納管、就地輔導、合法經營」策略,輔導該類食品工廠,並持續監測工廠排放源,也是食品源頭管理的重點工作。陳政委聽取經濟部報告「食品特定工廠輔導成果案例」報告案後,表示肯定經濟部的努力,推動未登記食品工廠的輔導與轉型並非易事,這項政策不僅得到良好的成果,也展現政府協助產業合法化、加強監管的決心,共同維護國人的食品安全。陳政委請經濟部持續優化輔導機制,簡化並加速行政審查作業,提供明確行政指引,以加速工廠合法化進程。同時,衛福部也要加強稽查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均符合食品安全規範,並與經濟部協調合作,輔導與監管併行,推動產業符合相關法令規範。好的政策要持續推動,未來的輔導工作應更重視產業轉型與升級,兼顧食品安全與產業發展。陳政委也在會中表示,未登記的工廠是大家需要一起承擔的共業,要怎麼樣在法規、安全、可行性等各方面取得協調一致,端賴政府的行政效率,各部會要一起攜手努力。針對環境部「工廠污染源監測情形」報告案,陳政委表示,環安、農安、食安三者環環相扣,確實做好源頭污染管控,才能有效地將可能的污染阻絕於農業生產環境之外。不管是從末端的食品檢驗到工廠排放至環境的污染源,政府都有規劃且具規模的監控,陳政委也提醒相關部會未來亦應加強與跨部會通報後之精進改善作為,包含監測結果分析及可能污染原因之探討,有效預防污染風險。會報委員於會中針對營養師配置,以及營養師在學校執行營養教育的相關事項提出建議,陳政委請教育部盤點目前各縣市營養師配置情形,並研議強化營養師與學校教師之間的食品與營養知識方面的交流機制,以協助教師能更有效地將營養知識傳達給學生,並請教育部於下次會報提出相關報告,供會報委員交流討論。
#行政院即時新聞